马本斋:“英雄不死” 家国安泰

2020-06-30

马本斋:“英雄不死”   家国安泰

 马本斋,1902年出生于河北省献县东辛庄一个贫苦的回族农民家庭。1921年,马本斋在东北投身行伍,由于作战勇敢,被选入东北讲武堂学习。1924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被授予排长职务,后又先后任连长、营长、副团长。1929年,升任国民革命军暂编第一军第二十一师第四团团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由于国民党顽固派坚持“攘外必先安内”反动政策,马本斋愤然解甲弃官,回到家乡。

卢沟桥事变后,面对山河破碎、铁蹄践踏,马本斋组织本村青壮年举起回民抗日义勇队大旗,奋起抵抗日本侵略军。1938年4月,马本斋率队参加八路军,所部改编为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马本斋任总队长。同年10月,马本斋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我甘心情愿把我的一切献给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献给为回族解放和整个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奋斗的伟业。”1939年,回民教导总队改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回民支队,马本斋任司令员。在他的带领下,改编后的回民支队战斗力不断提高,队伍迅速发展到2000多人,成为冀中野战化较早的一支能征善战的精锐部队。

1940年初到1941年7月,马本斋率领的回民支队由南向北,由西向东,千里驰骋,屡立战功,被冀中军区誉为“攻无不克,无坚不摧,打不烂、拖不垮的铁军”。1942年8月,回民支队奉命到达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马本斋被任命为冀鲁豫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兼回民支队司令员。1937年至1944年,马本斋指挥所部回汉战士同日伪军作战,炸桥梁、破公路、打伏击,转战于冀中平原、渤海之滨,驰骋于冀鲁豫广大敌后战场,进行大小战斗870余次,消灭日伪军36000余人,令敌人闻风丧胆,被毛泽东同志誉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

因长期转战,马本斋积劳成疾,1944年1月,在回民支队奉命开赴延安前,他抱病为部队作了最后一次动员报告,叮嘱同志们:“要跟着党,跟着毛主席,抗战到底!”同年2月7日,马本斋不幸病逝,终年42岁。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