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党运动(1947年—1949年)
抗战胜利以来,党的组织得到很大的发展,到1947年党员已发展到270万名。经过严峻的革命战争的锻炼,党的队伍状况总的来说是好的,但在战争和土改激烈进行的条件
下,在一些党组织特别是在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中,思想、作风和组织不纯的问题也明显暴露出来。
根据中央指示,1947年7月在西柏坡召开的全国土地会议决定在各解放区结合土地改革开展整党运动。整党的基本方针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以说服教育为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整党的基本内容是,开展“三查”(查阶级、查思想、查作风)、“三整”(整顿组织、整顿思想、整顿作风),克服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和官僚主义作风,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整党的基本方法是,公开党的支部,吸收非党群众参加党的支部大会,使三查三整工作接受群众的监督。
1948年5月25日,中央发出由毛泽东起草的《一九四八年的土地改革工作和整党工作》的指示,规定了整党的方针和政策,并提出自1948年9月至1949年3月,在各中央局和分局所划定的地区内“按照正确政策实行初步整党”,“完成党的支部组织的整理工作”。
1948年9月,大批从事土改工作的干部深入乡村,继续领导土改和整党,并把土地改革、整党建设和准备春耕结合起来。到1948年底和1949年初,大部分老区、半老区的整党工作基本结束。
通过整党,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有很大进步,党同群众的联系更加密切,为土地改革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